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凉山人的《心路历程》

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抒心中所感所悟,写眼中所见所闻人间事。欢迎转载引用!

 
 
 

日志

 
 
关于我

凉山人家住白云深处,一步跨千年之地。喜站山顶听松涛,观白云,看花开,听鸟鸣。 人生格言:挑战他人,不如挑战自己,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我。与他人比,不如与过去比。站在他人的头上,不如站在昨天的基础上。 座右铭:辉煌属于过去,奋斗属于现在,果实属于未来。

[原创]观念·意识·业  

2017-12-15 20:23:55|  分类: 杂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观念

观念一词,《佛教文化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指默祷或闭目思佛。《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是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也两个解释从字面上看虽然不一样但其涵义却没有多大区别这是观念一词在佛学中的涵义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1)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2)观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海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这个概念在西方各派哲学中有不同的含义

(1)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观念一词常译作理念”、“客观理念”,亦有译为理式柏拉图用以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指理性领域内的概念康德称观念为纯粹理性的概念”,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的概念上帝”、“自由”、“灵魂不朽黑格尔认为观念是自在而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2)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通常被归结为主体的感觉与印象或产生世界的创造本原它是事物的涵义本质”。

(3)在英国经验派哲学中指人类的意识或思维的对象即感觉与知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洛克认为观念来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贝克莱认为外界事物是观念的集合感觉的组合”。

(4)在休谟哲学中指回忆起来的印象或想象到的印象”。

意识

意识一词王恩洋老先生在佛学通释中是这样解释的意识者依于意根所生之识是为意识以了别法为其作业此之法言有其二义一者诸事诸相统名为法如色心等并名法也二者诠表名法谓名句文字语言教法也余识所识各有限量此识了别遍于一切事相名言并为其境故于此识特言以了别为作业也又此识业用最强善恶业道并此所作

佛教文化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为八识中的第六识它是依第七识而生起缘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作用相当于想象推理判断等心理活动

佛学大辞典的解释较为复杂若没有因明学和唯识学方面的知识不易弄明白故对其在不改变原意思的基础上稍微进行了整理归纳

意识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俱起独起而泛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前五识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

辞海的解释是这样的:(1)觉察。(2)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对物质来说意识是第二性的从生理方面说人的意识以具有第二信号系统为特征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对物质发展进程起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者把意识归结为宇宙精神的表现或神的启示主观唯心主义者把意识归结为心灵的自由创造旧唯物主义者一般虽承认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忽略了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反作用庸俗唯物主义者则把意识和物质看作同样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肯定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存在的反映又对存在起巨大的能动作用

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是同一类的同一意义的概念但意识一词的范围较广除包括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外还包括人的精神意志良心等而思维一般指认识的理性阶段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

业一词常与因果报应同用称为业因果报它是佛学建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常谓为行为造作亦名事业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

佛教文化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行动即身业)、说话即口业)、思想活动即意业)。

佛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现在者谓为现业业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身业音声之屈曲造作名为语业是直指身之造作语之造作为业也二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为性故以之为业性即动作身之思为身业动起语之思为语业作动意之思为意业

从其性质来分我们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类善业感招乐的果报恶业感招苦的果报无记感果不定从其相上又可分为表业无表业表业指人的身体动作语言声音等看得见听得着的行为无表业指人的内心思维活动因思维活动无法目见耳听与表业相反故称无表业还可分为共业不共业等

是一个非常空洞的概念让人既摸不着又看不到但它却又真实存在着众生的轮回不断由什么决定由业决定业一但形成它会如种子般被保存下来遇到适合的外缘时就发芽生长产生作用什么样的业便感招什么样的果并且形成的这些不同的善恶种子也就是善恶业它们不会互相抵消就像仓库里储藏的不同种类的种子一样它们不会因为储藏在同一个仓库里而改变其性质变成一类这个仓库”,就是唯识学中所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是人轮回不休的主体

观念意识业三者的相互关系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观念一词在佛学中的含义是什么了主要指向静坐修行时思佛及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而哲学心理学上观念一词的含义大都可以包涵在佛学的意识一词中故在后面的论述中不再提及观念一词重点只谈意识与业的关系

在佛学中意识是依末那第七识意为根而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第六识意识是第七识意的功能作用的表现在八识中第七识意的主要功能就是恒审思量相当于心理学中所说的思维活动它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而第六识意识的主要功能则是以了别为性它在八个识中最为活跃一个人的心心念念为善为恶都离不了意识的作用如果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意识就是人的大脑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分辨和判断从而形成概念即想像推理判断等心理活动

一个人只要活着意识就不会停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造作都是意识的结果都有意识参与其中不存在脱离意识的行为造作即使是那些深入禅定的大师们他们的意识也仍然存在只是微细而已并没有消失掉人的意识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停止消失

既然意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生命活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意识都会引起行为造作是不是真的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业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造作无论身体的一切行为还是声音语言都离不开意识但这并等于所有的意识都会引起行为造作一天到晚我们的脑壳从来就没真正的停下过不是想这里就是想那里东想西想总是没完没了这些念头或善或恶或无记比如有时我们想去做一件事过一会儿又不想去做了再过会儿忽然又想去干另外一件事也许可能还没有行动我们又打消了做的念头这些并没有采取行动的念头也许时而善也许时而恶是不是这些善恶念都会形成各个不同的善恶业呢假如按照有些人说的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业的话这些业得有多少恐怕我们用最先进最高级的计算机都无法计算出来

要是按照这个逻辑的话我们天天坐在家里想是不是希望的一切事项都会变成现实呢比如我们坐在家里想应该去帮助某个有困难的人或者是到寺庙里去做做义工再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善事但是一阵想完后也就算了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是不是我们的这些善的念头都会形成善业并且得到乐的果报呢如果真能得到乐的果报我们还何苦劳心费力的做坐在沙发上或者是躺在床上想想就行了就什么都有了这可能吗

业因果报我们知道业是一个人轮回受报的因苦乐是受报的果那么这个因是怎么形成的呢要形成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除了我们生起的意识动机还得有一定的对象采取的行动身口),最后形成的结果

不妨举个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坐在家中忽然想起该去把路边那棵大树砍来做家具就在准备采取行动时转念又想这棵大树在路边既是一道风景又可让路人休息乘凉于是打消了砍这棵树的念头试问这个人他会形成善业还是恶业他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某个人他想去打一只老虎一是为了老虎皮可以做衣服穿二是老虎的骨头可做药酒三是老虎肉可以吃但后来想到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试问这个人他有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他该不该受到国家法律的惩罚他又会感招什么样的果报

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心中的善恶念头有的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它们有一天可能会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由可能变成能我们都知道善行一定从善念生恶行一定从恶念起试想一个人心中的念头恶多善少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又怎么可能会善多恶少一定是恶多而善少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谁能说得清楚哪些念头会在哪个时候哪种境遇下增强让我们由妄想变成行动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得时刻警惕时刻关照心中生起的这些念头自净其意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地里的庄稼要想长得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铲除杂草然后再施肥

今天所谈的这个话题涉及哲学心理学和佛学等多个学科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再加之修行境界粗劣所以不能作深入的探讨只能发表一点粗浅看法抛砖引玉还希望行家里手斧正多提宝贵意见

 


  评论这张
 
阅读(184)| 评论(4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